
★台港澳錢幣資訊
澳門錢幣展2019 暨第二屆大灣區錢幣競賽展正在進行中!
澳門錢幣展2019 暨第二屆大灣區錢幣競賽展由澳門錢幣學會主辦,於澳門新馬路 澳門金碧文娛中心 二樓展廳舉行,展覽時間11月21日至11月25日,展廳於每日10:30-18:30對公眾開放。
本屆澳門錢幣展共有來自本地、香港、內地及美、德等國的26家幣商、評級機構、拍賣行參展,澳門大洋金幣作為中國金幣海外經銷商參加本屆展會。
部分展品:
澳門大洋金幣在A41、42展位歡迎您的蒞臨!
這張紙幣上的人居然有6個手指~
大家瞭解六指錯炮嗎?一開始聽說“六指”,一下子懵了,一整版鈔何來“六指”之說,回到家上網看了看,還真有“六指”存在,不信接下來看看就知道了。
150元紀念鈔票,正面以渣打銀行的招牌藍、綠色作底色,背景是維港兩岸的高空衛星圖片,渣打標誌正好落在中環總行上,特大的鮮黃色數字“150”特別搶眼。
如果說收藏是感性的,渣打銀行整版鈔不僅面額特殊,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張面值150元的紀念鈔,而且圖案之精美,裝幀之細膩也是其他整版鈔無法比擬的;如果說收藏是理性的,那麼渣打銀行整版鈔內外兼修,不僅具備一般整版鈔的內涵,更握有絕對的震撼靚點——“錯版”:
六指錯炮神人
該紀念鈔票面,反面圖案。八位不同年代的香港人在太平山俯瞰維港景色,見證香港的發展。這八個人物類屬香港社會的不同階層,其中有一個手拿電話的人,仔細看是有六根手指,因此錯炮說法由此而來。
也因此,渣打150整版紀念鈔因錯炮成名,價值備受肯定,也正是因為這樣,吸引了不少的收藏投資者。大家都以為,錯版鈔價值更勝一籌,或是一個收藏投資的良品。但是今天想要討論的不是六指錯炮的投資價值問題,今天想要探討的即便是六指,難道就錯了嗎?
我們大家都知道,在生活當中,如果有一兩個人是六指,並不是什麼奇談。不會因為我們大家都是五根手指,就要質疑六指人。六指人比我們多一份恩澤,那是上天的恩賜。那麼,我們回到,六指錯炮上面來,六指錯炮,被我們大家議論,因錯而鳴,錯有錯招。但是,有誰見過六指男主角嗎?如果沒有見過,你有何以證明六指就是錯呢?
六指不是錯,那是上天的恩賜。渣打150整版紀念鈔也沒有錯,錯的是它已成名。何以生在一個浮躁的年代,拿錯來說事,炒作亦智慧。
其實,拋開六指錯炮的錯來說,渣打150整版紀念鈔的投資增值亮點還是很多的。我們都清楚,量少為王。那麼就來說下渣打整版鈔的存世量。
渣打150整版紀念鈔官方公佈發行6000套,但是實際發行量並沒有這麼多,再加上,一開始大家並不接受整版鈔,裁切消耗嚴重,存世量當然更少。同時渣打150紀念鈔還是世界上唯一的150元面值的鈔票。紀念收藏意義重大,增值投資效益頗深。
上天的恩澤,是對六指神人,也是對整個錢幣收藏界,因為渣打150整版紀念鈔絕對可以算得上收藏界的精品,獨一無二的面值,時尚的設計理念完全張揚著它的魅力。
最具時代感錯誤的“六指錯炮”
無論如何,六指在現實生活中是實際存在的,因此,這個品種可以作為趣味性藏品的龍頭來投資,收藏魅力也就在於這種“新、奇、特”。從渣打鈔上,也能體現出收藏的真諦,同時它是國內已知最大面值的整版鈔,其總面值高達5250港幣。
渣打銀行35連體整版紀念鈔,票面上的八位不同年代的香港人在太平山俯瞰維港景色,見證香港的發展,左上角【150 yuars with you】的字句,顯示渣打紮根香港150年。
價值藏點:
1、渣打銀行150元紀念鈔是全球首張面值為150元的紀念鈔,不僅在紀念鈔板塊還是連體鈔板塊都佔據了有利的地位。
2、渣打紀念鈔為慶祝香港渣打銀行成立150周年而發行。
渣打銀行的成立正是中國的戰亂時間。在中國這個特殊的國家渣打銀行能夠在戰亂年代屹立而不倒可想而知渣打銀行150元紀念鈔的發行有著特殊紀念意義。在香港回歸祖國懷抱之際香港渣打銀行將會被更多的國人認可。又給渣打150元35連體帶來不可多得的機遇。
3、渣打銀行150元紀念鈔所得利潤全部捐受慈善機構,回饋社會。不僅貢獻了社會,同時也奠定其在群眾中的有利基礎,意義可見一斑。
4、限量發行6000套,發行量之少,屬於稀缺。必將成為收藏投資者的槍手,價格會一路攀升。
5、連體鈔板塊異軍圖起,必將帶動35連體價格上漲。在整個錢幣板塊,連體鈔首當其衝當屬黑馬,使得錢幣收藏淩駕於其他板塊行情。成為投資者的目標。
6、限量發行每人一套無莊家,保證了其價值的真實性。
整版鈔未來的投資價值
第一就是發行量
渣打六指錯炮比起人民幣整版鈔和澳門雙錯整版鈔各10000筒的發行量渣打6000筒的發行量在整版鈔家族中占絕對的優勢,而目前的價格相差的空間卻很大。
第二就是消耗量
人民幣整版鈔和澳門雙錯整版鈔經過十多年時間,無論是裁切還是收藏愛好者只進不出,消耗量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人民幣整版鈔和澳門雙錯整版價格上去了就很難下來,抗跌性比較強,但是同時也把整版鈔其他的兄弟姐妹們遠遠的拋在後面,現在的整版鈔市場,正是這些不甘心落後的兄弟姐妹們奮勇直追的市場,渣打六指錯炮正是目前這些兄弟姐妹們的領導者,因為只有他目前同樣面臨裁切的命運。
這個要從渣打單張和渣打四連體說起,渣打單張的發行量是100萬張,但是實際流通出來的根本沒有那麼多,跟大陸的奧運鈔600萬、千禧龍1000萬、建國鈔6000萬的發行量來比較,渣打150元紀念鈔單張的發行量實在太少了,別說想要個整刀百連號的單張,就10連號的你也不要有這想法,另外渣打的四連體發行量也是少的可憐僅有1萬套。
第三就是看群眾基礎
比起人民幣整版鈔和澳門雙錯整版鈔10周歲的年齡來,渣打確實很年輕,面世之初,渣打六指錯炮並不被看好,像醜小鴨一樣的委屈,大家都討厭他,所以出現了1年初有很多商家以跌破18888港幣的發行價銷售。黑馬往往都是這樣,醜小鴨的命運在公佈6指錯炮以後,一夜之間便成名大江南北,成為人人追捧的白天鵝,人見人愛。
150元面值、藍色的紀念鈔、六指錯版等趣味性已經征服了更多的錢幣愛好者,大家紛紛議論和追捧,這就是近期渣打六指錯炮交易特別活躍的原因所在。因為對六指錯炮的追求是永恆的,所以升值才是永恆的。
文章轉載自錢幣圈
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紀念鈔的防偽技術
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中國澳門自2019年10月22日起發行回歸紀念鈔。
該鈔紀念意義重大,設計風格穩重、圖案精美,防偽技術先進,成為頗為關注的收藏品。為方便大家正確認識該鈔防偽特點,快速識別其真偽,本文對該鈔防偽技術做簡要說明和辨析。
一、紀念鈔發行背景
今年3月28日,澳門特區政府建議發行以回歸祖國為主題的鈔票,以增加喜慶氛圍。並由澳門特區行政會討論《發行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的澳門元貳拾圓紙幣》行政法規草案。於4月1日,正式通過特區2019年第9號行政法律。責成中國銀行和大西洋銀行共同發行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的澳門貳拾元紙幣,發行限額為各500萬張,即500萬對,共1000萬張
3月28號公佈的中行版紀念鈔的設計圖稿
鈔票正面為1999年澳門回歸時,中央政府贈送澳門特區的禮物——“盛世蓮花”雕塑為主景,雕塑旁為各自的發鈔行大樓。據新華社報導,此設計是為體現發鈔銀行與澳門特區共同成長願景,從票面正面左至右側的輔景為澳門海岸的全景;鈔票背面以“港珠澳大橋”的“中國結”塔橋為主景,象徵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融合和對接及互聯互通。對於紀念鈔的政治文化內涵,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表示,紀念鈔充分體現出澳門特區是背靠祖國,並在祖國大力支持下,取得二十年來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
二、主要防偽技術
當前高清印表機、膠印設備普及,導致偽造者製作的複印假鈔、機制假鈔做工水品也在提升。為了應對這一問題,現行貨幣防偽除使用傳統的凹印、浮水印、安全線或者塑膠基材、複合基材作為防偽手段,更注重利用光衍射原理標識的配合使用,以利於受眾直觀、快速辨識,確保鈔券防偽效能保持高端水準。如,世界上最早使用光彩光變油墨的中國奧運鈔、哈薩克斯坦紙幣,開啟了世界貨幣使用此類油墨的先河,十多年來未見該油墨被成功偽造。澳門特區成立20周年紀念鈔從設計風格來看,應屬於我國自行生產製造,其紙幣成品的防偽元素、印製模式與第五套人民幣2019年版工藝有一致性,又有諸多創新特點。
1、凹版印刷。該紀念鈔均為正背面凹版印刷。體現了印鈔的工藝美,我們熟知的英鎊、歐元僅為單面凹印。正面主景蓮花圖,採用接色凹印。機雕蓮花瓣的線條以左右為斜線,中部為橫曲線設計,高光部分還原了雕塑的金屬質感。背景襯托元素,來自於類似暗花工藝的縮微連續式紋樣圖案,整體構成為澳門海岸全景圖。其他的如票面銀行大樓、鈔券名稱、文字,也均為凹印,觸摸有凸起手感。值得一提的是,票面正面左下角增加了盲文標識,與我國第四套人民幣採用盲文樣式相同,這是盲文首次出現在澳門紙幣上。
2、二代光彩光變油墨運用。正面可見絲印的“20”字樣,具有明亮的光軸特徵。晃動票面,可見該數字在綠色-藍色之間變化。與2019年版人民幣50元、10元紙幣所用油墨光學特徵相同。
3、動感光變鏤空開窗安全線。該安全線位於票面正面左側。垂直票面觀察,開窗安全線呈金色,晃動鈔票觀察,安全線呈綠色。開窗處可見蓮花圖案、面額數字“20”字樣。迎光透視,可見鏤空面額數字“20”字樣。隨著觀察角度的變化,安全線亮光帶出現顏色交替、圖案動感變化。該安全線與人民幣發行70周年紀念鈔安全線具有相似性。
4、打孔技術。觀察正面票面安全線下及蓮花圖左空白處。有豎向的“20”字樣鏤空文字。該技術是首次在我國特別行政區紙幣上使用。最早見於瑞士法郎,在俄羅斯盧布1997年版紙幣上也有使用,我國奧運鈔曾在動態全息標識薄膜鏤空“29”字樣,與此次具有創新性的紙張打孔技術不同。
5、高透光蓮花浮水印及面額數字白水印。
浮水印及對印 隱形面額數字及珠光油墨 兩種無色螢光油墨
6、正背面膠印對印蓮花圖案。
7、正面珠光油墨“20”字樣。
8、有色螢光油墨底紋。在票面對印圖案,背面部分區域使用,在紫燈下有螢光反應。
9、隱形面額數字。特定角度可見,正面蓮花圖的右側有面額數字“20”字樣。
10、縮微文字印刷。在背面面額數字中使用。
11、多色接線印刷和複雜線條底紋。票面正面底紋大面積使用頗具歷史傳承意義的人民幣特種印刷——接線工藝,線紋印刷準確、美觀大方,具有良好的防機制膠印假幣的效能,是防偽鑒定層面的重要參考。此次,澳門回歸祖國紀念鈔,在接線基礎上還使用了隔色工藝,色彩漸變之中完成線條的對接。而紀念鈔的背面底紋整體是一個大蓮花造型,裝飾底紋的變化隨著蓮花的圖案邊線擴散,白線、實線紋路交織,多色套印準確,顯示了高超的設計、印製水準。
多色接線底紋
多色接線加隔色底紋
匠心獨運的背面底紋設計
最後,強調一下如何識別,我們可以使用一晃、二摸、三照的方法。一晃,轉動票面看光彩光變面額數字、動感光變鏤空開窗安全線的光感、顏色變化;二摸,觸摸紙幣凹印部位,感受印紋的凸起感;三照,用自然光看浮水印是否清晰、對印是否準確、安全線鏤空狀態是否正常,有條件用驗鈔燈看背面螢光底紋效果。
文章轉載自中國錢幣博物館
1980年代澳門大西洋銀行樣鈔淺析
自1982年起,大西洋銀行在澳門開始發行新版流通紙幣,亦即1981版紙幣,以取代在此之前20多年間發行的各種版本的舊鈔。
這版紙幣包括5,10,50,100,500圓五種面值,由里斯本的國立印鈔廠負責印刷。隨後10,100,500圓三種面值又被再版發行,是為1984版紙幣。此外,80年代末,澳門著手發行新版紙幣,最早發行的則是1988版1000圓紙幣,由德納羅公司印刷,這款大面額紙幣承上啟下,因此亦可被歸為80年代大西洋銀行紙幣之列。
80年代的澳門紙幣,由於其設計精美典雅,且存世量較大,頗得港澳紙幣收藏者喜愛,相關的研究和討論也進行較多。同時,這一時期的澳門紙幣樣鈔的存世種類在整個澳門紙幣發行歷史中也是最多的,在本文中筆者即嘗試對此進行初步的歸納和分析,以便於未來收藏者的進一步搜集及探討。
1,紙幣設計試樣及審批印樣
1981版紙幣有不少設計試樣存世,從這些試樣中,也可以一窺這版紙幣的設計過程。在目前能看到的設計印樣中,銀行中文稱謂仍然沿用了1973/79版100圓紙幣使用的“葡國海外銀行”名稱,另外紙幣正反面左上角和右下角的“伍拾,壹百”等中文面值也有從傳統大西洋紙幣上從右向左的書寫方式改為從左向右書寫的修改痕跡。5圓正面的媽祖廟圖案有多種設計和配色方案,而背面的南灣圖景雖然已經確定,但是其細節等安排也與後來正式發行紙幣有所不同。
此外,還出現過一種1000圓券的設計樣本,其設計與1988版1000圓券大致類似,但是細節則頗為不同,這枚樣鈔上面的時間標注為1981年,簽名亦是當時在任的大西洋銀行董事局主席若澤·奧利維拉·馬奎斯(José Oliveira Marques )和澳門分行經理丁國柱(A·Dengucho)。這說明1000圓紙幣可能早在80年代初期就已經醞釀發行。
1981版紙幣亦有一些帶有審批意見的印樣存世,當為設計定稿後供審查和修改之用。目前所見有5圓,10圓以及500圓等,其形式與大西洋銀行歷來的類似審批印樣亦相似。其中5,10圓在票面上有一個打孔,董事及澳門分行經理簽字等則與正式紙幣無異,而500圓無打孔,簽字與正式紙幣上也不同。另外5圓和10圓樣鈔的冠號“AA”和“CA”均為實發紙幣的首發冠號,500圓樣鈔上的冠號“MA”在正式發行紙幣上則並不存在,可能僅有象徵意義。
2,印刷試樣
1981版紙幣的疊色樣張,目前所見有5圓,10圓等。每組有8張,這些樣張資料展現了該版紙幣的分色印刷程式,頗有資料價值。
同時,還有一些試模印樣存在。此外,還有各種面值的冠號及鈔票號碼均為各版鈔票第一張的實發紙幣(如鈔票號碼為LA00001的壹佰元,號碼為NA00001的伍佰元等),在票面上有紅色網格和和手寫日期數字等,這有可能是開機印刷後的測試樣張。
3,1981版樣鈔
1981版紙幣目前所見有3種不同版式的樣鈔,版式I是最為常見的常規樣鈔,正反面均斜向加蓋有紅色“ESPECIME”(葡文:樣鈔)字樣,票面中央的漢字面值左右各有一個打孔。這種樣鈔和70年代大西洋銀行使用的常規樣鈔形式較為類似,加蓋字體亦一致,且各種冠號和簽字都有出現,反映了紙幣的實際發行情況。此類樣鈔的編號種類較多,大致可分為4類:
(1)正面藍色機打編號,此種較為多見,但是不同面值的編號加蓋位置有所差異,低面值樣鈔,如10圓券,位於樣鈔的右側,高面值樣鈔,如50,100圓券的編號則位於樣鈔左側;
(2)背面左上角加蓋編號;(3)樣票正面右上角手寫編號;(4)無編號樣鈔。版式II在正反面均斜向加蓋有紅色“SPECIMEN”(英文:樣鈔)字樣,在簽名處有兩個打孔,背面左上方有編號。
另外,後期版本50圓樣鈔(由澳門分行經理E·Rocha簽字)上面的“SPECIMEN”字體,與早期加蓋者亦有一定差異。
版式III票面上並無樣鈔字樣,正面上方有1234數字編號,紙幣正面的上下兩組號碼不同,以10元鈔為例,其上下號碼分別為CA00001和CX75000,當指代包含同一董事簽名的鈔票起止號碼。
4,1984版樣鈔
1984版樣鈔大致可分為4種版式。版式I同1981版的版式I相似,但並無打孔,目前此類樣鈔僅見到有100圓一種。版式II正反面均斜向加蓋有紅色“ESPECIME”字樣,但是字體則有所差異。這種版式的樣鈔根據不同面值又可以細分為幾類:(1)10圓樣鈔有兩種形式,其一為樣鈔的鈔票號碼僅有冠號而無數字,票面無打孔及編號,
其二為樣鈔鈔票號碼完整,票面上有兩個打孔。
(2)100圓樣鈔票面正中面值兩邊各有一個打孔,發行日期和簽名處則均用該樣鈔冠號的相同字母加蓋註銷。
(3)500圓樣鈔票面正中面值兩邊各有一個打孔,發行日期和簽名處則均用該樣鈔的整個鈔票號碼加蓋註銷。
版式III類似於1981版樣鈔的版式III,但是票面正中上方沒有列印數字編號,目前僅見10圓一種(圖14)。版式IV目前僅見100圓者,其功能當類似於III,但是鈔票號碼都在同一個冠號之內,如ND00001到ND75000,這也說明該版紙幣中每一個冠號均發行有75000張鈔票。
5,1988版樣鈔
1988版樣鈔目前僅見一種,在正反面均斜向加蓋有紅色“SPECIMEN”(英文:樣鈔)字樣,無打孔及樣鈔編號。
(本文在寫作過程中,蒙源劍鋒等泉友提供藏品圖片和資料,在此致謝,本文部分資料圖片來自互聯網,其原始出處無法一一備載,在此也一併表示感謝。)
本文刊於《中國錢幣》2016年2期
文章轉載自中國錢幣博物館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週年新鈔成功發行暨人民幣與中國銀行澳門元貨幣文化展啟動
一脈同源 行穩致遠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週年新鈔成功發行
暨人民幣與中國銀行澳門元貨幣文化展
啟動
中國銀行董事長劉連舸致辭時表示:
在澳門金融管理局的支持下,中國銀行與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共同籌劃了“人民幣與中國銀行澳門元貨幣文化展”,希望能夠透過展覽,助力澳門各界深化對新中國以及人民幣發展歷程的認識。
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致辭時表示:
這次貨幣文化展是首次在中國內地以外的地區舉行,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澳門特區的關愛及支持,別具意義。除了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由人民銀行所發行的第一套至第五套人民幣及紀念幣外,更展示了新中國成立前發行的紅色貨幣,讓我們對中國貨幣發行的歷程有更全面的瞭解,也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國情、瞭解歷史。
展覽還展示了特區政府剛剛發行兌換的“澳門回歸祖國二十週年鈔票”,鈔票正面主景為“盛世蓮花”,背面為港珠澳大橋,充分體現出澳門特區背靠祖國,並在祖國大力支持下,取得20年來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而大橋的興建與開通,也象徵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融合和對接,互連互通。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副總經理丁世傑致辭時表示: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屬鑄幣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家,錢幣文化,源遠流長。人民幣在新中國建設、改革、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是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的有力見證。
今次新發行的20週年鈔,整體設計上充分展現出澳門傳承嶺南色彩的中華文化和作為中西文化薈萃的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特質和獨特魅力。印製上集成了鋼版凹印雕刻技術、動感光變鏤空開窗安全線技術、雙面凹印對印印刷等多項國際先進的防偽技術,使澳門元鈔票成為代表澳門特區的一張專屬名片。
展覽由10月22日至27日期間舉行,公眾可免費入場,現場並設有互動遊戲。27日早上11:00更邀請到中鈔的專家及澳門錢幣學會的代表,於旅遊塔4樓宴會廳6-7號室舉辦專題工作坊:
與澳門居民分享和交流人民幣及澳門元在設計、印製和發行的背後故事,讓澳門居民加深對中華錢幣文化的認識,歡迎公眾參與。
文章轉載自澳門特區金管局
澳門1920 版紙質輔幣版式研究
澳門自十九世紀被葡萄牙殖民者強行租借到二十世紀的百年間都沒有發行過官方貨幣,直至1902年大西洋銀行(時稱“大西洋國海外匯理銀行”,後文均簡稱為大西洋銀行)在澳門設立分行。
1906年,葡澳政府開始以大西洋國海外匯理銀行的名義發行紙幣,亦即1905版紙幣。而首版紙質輔幣則於1920年開始發行。
澳門1920 版紙質輔幣共有三種面值,分別為5 仙,1 毫和5 毫。
根據葡萄牙海外部6327 和8384 號法令,澳門紙質輔幣由香港新開印務(Hong Kong PrintingPress) 印製, 1920 年2 月26 日開始正式發行。最初由大西洋銀行澳門支行歷任經理手簽發行, 1939-1940 年後由於發行量大增, 遂改為印刷簽名。澳門紙幣剛開始發行時不被接受, 包括1920 版紙質輔幣在內的澳門幣完全不能取代市面流通的廣東雙毫等主流銀輔幣。雖然貨幣的發行有葡澳政府的官方背景, 且得到香港方面的認可, 仍用途狹窄。拿到它的人們更願意將其折價兌換成銀幣, 因此早期大西洋銀行的紙幣只能被作為政府收支之用。直到1937 年抗日戰爭爆發, 大量難民湧入澳門,貨幣需求大增, 加之日軍佔領香港, 澳門的主要流通貨幣港幣價值也一落千丈……。種種原因導致紙幣的需求量增加, 澳門紙幣開始大量投入市面。
二戰結束以後, 隨著澳門新版紙鈔的發行, 1942 年以前發行的紙輔幣, 在1945-1946 年間即開始被收回。1920 版紙輔幣是澳門發行的第一組紙質輔幣, 相對於後來發行的1942 版紙輔幣, 它的發行時期跨度更久, 發行量較小, 版式和簽名情況也較為複雜, 且至今還有很多問題尚未厘清。葡萄牙的紙幣收藏家曾經根據其搜集到的1920 版紙輔幣製作了不同簽名鈔票的最大/最小編號列表並公佈於眾, 這也是對該版紙輔幣版式研究所進行的初步探索。隨著一些新實物的發現, 該列表需要得到進一步補充。筆者根據搜集到的實物和圖片文獻資料, 嘗試對澳門1920 版紙質輔幣的版式做進一步的補充和分析整理。目前所見1920 版紙輔幣共有6 種行長簽名。筆者基於葡萄牙研究者的舊數據結合新發現的資料整理出不同簽名紙幣目前所見到的最大及最小編號區間, 大致估算了其發行量。
從1920 到1940 年的二十年間, 除1933 到1936 年任行長的儒勒·塞萊斯蒂諾·蒙塔爾瓦·厄·希爾瓦(Júlio Celestino Montalv觔o e Silva) 未參與簽發以外, 其餘所有的大西洋銀行澳門分行的行長都以手簽的方式簽發了這版紙輔幣, 這在紙鈔發行史上也並不多見。其中由安東尼奧·達爾梅達·諾瓦埃斯最早簽名的紙幣由於發行量較少且年代久遠而留存罕見。
此外, 1938 年大西洋銀行澳門支行行長瓦斯科·弗萊雷·澤姆多·德·維拉在赴佛得角途中由於輪船失事而失蹤, 其行長職位由大西洋銀行澳門分行的會計佩德羅·何塞·佩雷拉代理。因其代理期很短, 由他簽發的紙輔幣也較為罕見, 目前僅見有5 仙, 1 毫兩種面值, 其中5仙更為難得。至於在佩德羅·何塞·佩雷拉代理期間是否簽發過5 毫紙幣,由於目前尚未見到實物, 故而存疑。
1939 年卡洛斯·歐根尼奧·德·瓦斯康賽羅斯成為澳門分行戰前最後一位經理, 並在二戰期間一直負責大西洋銀行澳門分行的工作。從1939 到1942 年初他負責簽發了剩餘的1920 版紙輔幣,這一時期,澳門紙幣的發行也達到了歷史高峰, 包括版別複雜的1942 版紙輔幣(該版1 毫紙幣從1941 年開始少量發行) 和1944 版臨時紙幣。
1920 版紙輔幣,由卡洛斯·歐根尼奧·德·瓦斯康賽羅斯簽發的版本(以下簡稱瓦斯康賽羅斯版)數量最大, 在他負責的時期, 這版紙幣也終於從傳統的手簽方式轉變為機簽。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簽名的變化,瓦斯康賽羅斯版又可細分為3個版別。
S6.1 木戳早期加蓋版
以5 仙紙幣為例, 瓦斯康賽羅斯版早期簽名尺寸較大, 為45.5×18.4mm。這一版式所見較少, 有可能是早期的木戳加蓋版, 發行量相信不多。筆者估計最終編號應在10 萬上下, 2 萬張左右。
S6.2 木戳後期加蓋版
中期發行的加蓋簽名紙幣, 簽名尺寸為40.7×15mm。從戳記類型來看, 應為另外一種木戳加蓋。由於木戳不耐用, 很多簽名上都有磨損痕跡(彩頁8圖4)。仍以5 仙為例, 該版別紙幣的編號均在10 萬號以後, 20 萬號以前, 據此估計發行量可能在10 萬張左右。
S6.3 金屬戳加蓋版
瓦斯康賽羅斯版紙幣的後期加蓋簽名改為金屬戳, 簽名整齊一致,而尺寸則縮減為32.7×14.4mm。這一版別的5 仙紙幣編號均在20 萬以後, 因此推測發行量約有10 萬張。值得一提的是, 這一簽名版式同後來的1942 版系列紙輔幣上的加蓋簽名尺寸和字體特點完全一致, 說明瓦斯康賽羅斯版的晚期紙輔幣已開始向1942 版紙輔幣過渡。
除了上述版本以外, 該版紙輔幣尚有葡屬帝汶加蓋版。根據葡國海外部1939 年12 月5 日的9394 號法令, 總價值為20000 澳門元(Patacas) 的澳門紙質輔幣被調配到帝汶, 並在正反面加蓋“帝汶支付(PAGAVEL EMTIMOR)” 紅色戳記。該組紙幣由當時的帝汶支行經理Jo觔o JorgeDuarte (若昂·豪爾赫·杜阿爾特, 1939-1941 年在職) 簽發。
葡萄牙雖然在二戰中保持中立, 但是由於葡屬帝汶的戰略地位較之澳門更為重要, 所以仍然被日軍佔領, 因此這版紙幣流通時間頗為短暫。根據資料, 在這批紙幣當中, 5 仙總價值為4000 澳門元, 編號範圍210001-290000;1 毫總價值為6000 澳門元, 編號範圍240001-300000;5 毫總價值為10000 澳門元, 編號範圍90001-110000。曾經有說法認為這些被運到帝汶的紙輔幣佔用了澳門紙輔幣的編號, 但是通過對1920 版澳門紙輔幣編號的總結, 可以發現這種說法並不確切, 在澳門紙輔幣裏面也使用了同樣的鈔票編號, 且同帝汶紙輔幣互無相關性。據此推斷, 很可能是印刷廠另外印刷了同樣編號的同版紙幣供帝汶加蓋發行。
(本文在寫作過程中, 承蒙呂千洲, KEN UN 等朋友提供藏品圖片和資料, 在此致謝;另外部分資料和圖片來自互聯網, 其原始出處無法一一備載, 故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參考文獻]
1.大西洋銀行官方網站:http: //www.bnu.com.mo。
2.克勞斯世界紙幣目錄第12 版(1368-1960) 2008 年。
3.1920 版澳門紙輔幣各版別最大/最小編號列表http: //www.forum-numismatica.com 網站。
(本文刊於《中國錢幣》2013年6期 )
文章轉載自中國錢幣博物館
澳門生肖紀念鈔的收藏價值淺析
為慶祝中國農曆新年,澳門特區大西洋銀行(B.N.U.)及中國銀行(B.O.C.)於2012年開始至2023年每年發行一套生肖類題材的紀念鈔。
該紀念鈔以當年中國傳統生肖為主題、面額為10澳門元的新紙幣。將每年的傳統生肖圖案將分別會印在該鈔票上以示區分。
我國近代生肖題材類收藏品自1980年猴票開始,到1981年生肖雞金銀紀念幣,再到2003年的生肖羊流通紀念幣,幾已涵蓋郵幣卡的各個類別,而在紙幣方面,卻未有動作。直至2012年由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大西洋銀行聯合發行的生肖龍年紀念鈔之後,才將這一空缺填補完全。
澳門中國銀行及中國澳門大西洋銀行從2012年起至2023年,每年發行“一對”以當年中國傳統生肖為主題的賀歲紀念鈔。目前已經發行了2012龍年生肖紀念鈔,2013蛇年生肖紀念鈔,2014馬年生肖紀念鈔、2015羊年生肖紀念鈔、2016猴年生肖紀念鈔、2017雞年生肖紀念鈔。該紀念鈔為對鈔共2張。2018發行2018年狗年生肖紀念鈔和2019豬年生肖紀念鈔。
生肖對中國人來說就是“命”,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生肖紀念鈔由於其獨具的題材性及特殊的設計元素,使其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和寓意,從而成為中國當下錢幣收藏界的新貴,倍受關注!
如何收藏澳門生肖紀念鈔呢?
1、由於澳門生肖紀念鈔都是兩個銀行發行各一張,要想把這兩個銀行一對的號碼統一起來基本不可能,所以目前基本上就是能做到尾三同或者四同就足夠了。
2、主要三種形式收藏,一種是散的對鈔,第二是標十收藏,第三是整刀收藏。
3、澳門生肖鈔的標十不是我們大陸常規的1-10這樣的,而是0-9為標十,也就是說整刀開始的第一張號碼為00而不是01。
4、如果收藏,先抓龍頭第一枚龍開始收集,如果投資,隨便找一個年份囤貨,因為發行量都是一樣,最終肯定是配全套系列為主,你抓住任何一個都是一樣,當然也可以每個年份均衡的配置投資。
澳門生肖紀念鈔收藏價值分析
1、作為一個以12年為跨度的錢幣系列收藏品,目前澳門生肖鈔發行了8個生肖(分別是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往前看,時間節點不遠,再者發行量較大,收集起來並無難度,往後看也不遠,但是需要等待6年的時間也不短了,如今後續將要發行還未發行,市場行情還未上漲之際開始收藏已經發行的8個生肖,在價格上來說屬於低點,可以適當入手。
2、除去第一枚龍鈔溢價較高以外,另外的五個生肖價格溢價並不高,有的一倍還不到,作為一款發行量才2000萬的紀念鈔溢價足夠低。
3、每隔一年發行新的生肖鈔的時候,都會有一批新的收藏者加入,這批人裏面一定有部分有配大全套的需求,也就是說每一次新生肖紀念鈔發行的時候,就會帶動前面早期生肖鈔的消耗和上漲。
4、2018年會發行狗年生肖紀念鈔和豬年生肖紀念鈔,每當年底或者新鈔發行的時候,前面的已經發行的生肖紀念鈔的價格都會帶動起來,今年恰逢發行空檔期,價格相對低以及穩定,適合介入。
5、中國的生肖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以來,以生肖為題材的藝術品和收藏品始終為廣大收藏者所喜愛,她既是我國長久不衰的古典文學,更是我國經典的藝術題材。據發鈔銀行消息稱,澳門生肖鈔只發行一輪便不再發行,所以澳門生肖紀念鈔系列只有一次的收藏機會。因為大西洋銀行本屬於葡萄牙在澳門的殖民商業銀行,至澳門回歸中國後,簽訂了最終協議,至2023年後就不容許再發行任何流通貨幣,而生肖紀念鈔已然會成為絕版產物!其將來的價值潛力不可估量。
6、作為首枚澳門生肖紀念鈔於2012年發行,已經歷經了幾波的漲幅,在發行不到一年時間從發行價格880元十連號對號鈔,一路增長至如今3000多元一套,隨著每年發行一版,早期發行的價格已經穩步上漲升值,而未來6年還會隨之發行,故此選擇適當時機入手收藏將為以後升值奠定價值潛力。
澳門生肖紀念鈔四大特點,為其價值的堅實基礎:
一、題材新;澳門生肖對鈔是世界首套以生肖為主題,並且準備連續發行12年的特別鈔票;
二、冠字新;澳門生肖對鈔以干支紀年作為冠字在近代鈔票中屬首次(如壬辰龍對鈔使用“壬辰”中文冠字);
三、防偽先進;澳門生肖對鈔大面積採用先進的SD凹版對印技術。凹版印刷、開窗安全線、膠印對印圖案、螢光顯示檢測及膠印凹印微縮文字等多項措施並舉,更為澳門生肖對鈔增色。
四、關注者多、關注度高;2012年澳門龍鈔發行限額為1000萬套,相比我國的各種紀念鈔和紀念幣來說,發行量不算多。同時,其面值為澳門幣10元,折合人民幣8元左右,價格較低,因此很多國內藏家和幣商對此關注程度較高。
文章轉載自世紀錢幣
香港新鈔確認!將於今年9月份發行!
眾所周知,我們2019新版人民幣將於8月份發行,其實不光大陸地區,香港地區也將於今年9月,發行新版港元流通鈔。
香港金管局負責人表示,香港每隔一段時期會設計和推出新系列鈔票。目的是使流通鈔票能夠採納最新的印鈔科技,使偽鈔犯罪集團難以模仿或複製。
面額1000港元及500港元的新鈔陸續面世。依據之前香港金管局的新聞稿,其餘的100港元、50港元、20港元新鈔,將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推出。
在香港,共有四家機構可以發行鈔票的,分別是中國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但金融管理局只發行其中的十元的鈔票,其他面值的鈔票都是三大銀行來發行的。所以,同面額港鈔會有三個不同的版本設計。
目前香港金管局網站已經公示的是
1000元和500元版
新版港鈔500元 1000元 正面圖案 ▼
500元 背面圖案 ▼
1000元 背面圖案▼
香港三家發鈔銀行首次統一了新鈔背面的設計主題。
(主題相同 圖案並非相同)
新鈔版面設計以直幅方式呈現,方便與目前流通的鈔票做區分。
『 中國銀行(香港)設計系列 』
『 渣打銀行設計系列 』
『 匯豐銀行設計系列 』
五個面額分別描繪了呈現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生活節奏、閒暇消遣的生活方式,以及自然和文化遺產的多元面貌。
1000元:展示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
500元: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香港六角岩石景觀)
100元:傳承藝術文化的粵劇
(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50元:在香港棲息的蝴蝶
(香港蝴蝶享有盛名)
20元:點心和飲茶文化
香港金管局總裁帶領金管局工作人員吃早茶
為新版港鈔宣傳 圖片來源:港飄圈 ▼
▼▼▼
來看看
新版港鈔的宣傳圖吧~
1、匯豐銀行
五張新鈔的正面全部採用獅子圖案,而且隨著面額的擴大,獅子的腦袋從左轉到右。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HSBC)副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黃先生表示,
“匯豐銀行新系列鈔票是香港鈔票歷史上第一個使用水彩畫的圖像,為圖像賦予了生命力。突出了香港生活的方方面面。香港一直以人民共同的勤奮和創業精神,以及家庭和社會意識來定義。
2、渣打銀行
正面統一為渣打大廈圖案。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HSBC)副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黃先生表示:
渣打銀行2018年香港鈔票系列的設計向'香港精神'致敬,反映了香港人的獨特屬性,智慧與智慧,韌性與毅力,傳承與創新,共同發展,共用與關懷。
當五張鈔票放在一起時,它們的背景形成了獅子山的輪廓,標誌著將我們的人民聯繫在一起的“香港精神”。
3、中國銀行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迎新先生表示:
中國銀行(香港)一直紮根於香港,服務了一個多世紀。我們為這個世界級大都市的眾多成就和獨特魅力感到自豪。
中國銀行的1000元以人類大腦的兩個側影為主要圖案,寓意了香港是智慧都市
新鈔設計方案早在2018年已向社會公佈,引發熱議。
粵劇名伶阮兆輝電臺節目上公佈批評:
鈔票不應沿用單色,也不應用悲情的《帝女花之香夭》造型...
文章轉載自紀念幣愛好者
更多...
澳門:一張紀念鈔,為何有兩家發鈔行?
昨天有人問小錢
澳門回歸20周年紀念鈔為何是兩家銀行發行?
我們一般發行紀念鈔不都是由央行發嗎?
作為一家商業銀行
大西洋銀行為何也能發行紀念鈔?
其實,不僅紀念鈔
澳門的流通紙幣也是由兩家銀行共同發行
至於這個問題的答案
還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講起
▼▼▼
大西洋銀行在澳門
自從馬可波羅的“遊記”盛行於歐洲之後,東方成為歐洲人眼中財富與黃金的同義詞。葡萄牙人正式在澳門定居的時間,古書說法不一,大約是在1553年左右,葡人以船遇風暴,貨物被水浸濕為由要求借地晾曬貨物,官員一口答應,自此便賴著不走。
葡萄牙人佔據澳門後,逐步意識到發行貨幣是其體現殖民“主權”的存在,想吞噬澳門、操控澳門經濟須謀劃廢除中國貨幣。為此,從1901年開始,建立在澳門的發行銀行擺上了議事日程。
1901年11月30日,大西洋銀行與澳葡政府簽訂合約,決定在澳門設立分行,該行為澳門首間銀行,當時也是唯一一家歐洲銀行,它擁有在澳門發行鈔票的特權。
1902年8月8日,大西洋銀行正式在澳門設立分行。成立初期,該銀行中文名稱為“大西洋國海外匯理銀行”。20世紀60年代有一段短暫時期,曾改稱為“葡國海外銀行”。
1926年大西洋銀行澳門分行外景
1905年9月4日,葡萄牙政府授權該國銀行——大西洋銀行在澳門發行澳門元鈔票。該行成為澳門地區唯一的發鈔銀行,履行貨幣印製和發行職能。1906年1月19日,首批1元和5元紙鈔開始在澳門流通,從此揭開了澳門貨幣的發行歷史。其餘面值的鈔票也於次年陸續問世流通,澳門元又被稱為“葡幣”或“西洋紙”。初始發行額達17.5萬澳門元。
1964年澳門為葡萄牙大西洋銀行成立
100周年發行的紀念郵票套票(一套3枚)
1980年澳葡政府頒令大西洋銀行成為澳門發行機構授權下唯一的發鈔代理銀行,負責澳門貨幣的發出和回收。1989年,澳葡政府成立澳門貨幣暨匯兌監理署,由政府直接授權大西洋銀行行使澳門發鈔代理職能及代行政府庫房職能。
1995年葡萄牙與澳門政府簽署了一份協議書,根據協議規定,澳門大西洋銀行繼續擔任發鈔銀行的角色,最少至2010年。此外,大西洋銀行澳門分行也是澳門政府唯一的公共庫房出納代理銀行,直至2000年與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共同擔任澳門政府公共庫房出納代理銀行為止。
1945年葡萄牙大西洋銀行在澳門發行的紙幣
1996年葡萄牙大西洋銀行在澳門發行的紙幣
1999年澳門回歸後,澳門基本法確立了回歸後澳門元為澳門特區的法定貨幣的地位,容許其繼續流通。但考慮到歷史的成因與現狀,自1995年10月16日起的15年內,由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與澳門大西洋銀行共同發鈔,各自發鈔的額度均為50%。合約期滿後,可根據中葡聯合聲明的精神修約、續約或簽訂新合約。
硬幣則由澳門金融管理局負責發行,澳門的貨幣政策由澳門金融管理局管理。澳門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定流通貨幣,常用縮寫MOP$表示,但正確縮寫寫法是pts。其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4217中正式簡稱為MOP(Macau Pataca)。葡萄牙本土從1999年取消埃斯庫多開始使用歐元。
大西洋銀行最早發行貨幣是在1865年,這些紙幣流通於佛得角、聖多美島和莫三比克島。大西洋銀行(安哥拉)發行貨幣直至1926年。在此之前,非洲殖民地的貨幣發行權也逐步移交給獨立非洲的國家。在印度的發鈔權延至1952年結束,在東帝汶結束於1975年,在澳門雖於1989年結束獨自發鈔,但至今仍與中國銀行一起分享著發鈔權,成為在一個最大國家的最小發鈔銀行。
大西洋銀行鈔票一覽
1000 元 鈔 票
1988年壹仟元
1991年壹仟元
2005年壹仟元
500 元 鈔 票
1990年伍佰元鈔票
2005年伍佰元鈔票
100 元 鈔 票
1992年壹佰元
2003年壹佰元
50 元 鈔 票
1999年伍拾元
20 元 鈔 票
1999年貳拾元
2005年貳拾元
10 元 鈔 票
2001年10元
2005年拾元
文章轉載自錢幣頭條
澳門回歸祖國二十週年鈔及四款生肖鈔 8月1日接受兌換登記
為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0週年,兩間發鈔銀行將推出面值澳門元貳拾圓的澳門回歸祖國二十週年鈔,連同歷年已發行的四款生肖鈔,合併讓澳門居民登記兌換。網上登記期由下週四起。
每家發鈔銀行供每名澳門居民兌換的二十週年鈔為5張,即合共可登記10張。而歷年已發行的丙申猴年、丁酉雞年、戊戌狗年及己亥豬年生肖鈔,每家發鈔銀行暫定可兌換數量為6張,即合共數量為48張,實際兌換數量將視乎最終登記人數或可能上調,並於登記期完結後再作公佈。
持有澳門身份證的居民可於2019年8月1日上午9時正開始,至2019年8月30日下午6時正的登記期內,透過澳門金融管理局的網頁(https://www.amcm.gov.mo/zh/banknote/banknote2019),進入發鈔銀行的聯合登記系統,進行一次性的兌換預約登記。每名澳門居民僅可登記一次,兌換之鈔票將包含兩家發鈔銀行發行的二十週年鈔及上述四種生肖鈔,不得分拆兌換任何鈔票類別。成功登記人士應保留相關登記確認記錄,也可以通過網上登記系統查詢登記之確認資料。
除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及大西洋銀行這兩家發鈔銀行外,居民於登記時可選取的兌換地點還包括中國工商銀行(澳門)、大豐銀行、華僑永亨銀行、澳門國際銀行、澳門商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澳門分行及廣發銀行澳門分行的指定網點。
而兌換期為2019年10月21日至2019年12月19日,成功登記的人士請於所選定的日期,帶同其有效的澳門居民身份證親身前往登記時所選定的兌換地點,以現金同時兌換兩家發鈔銀行的二十週年鈔及生肖鈔。
如需委託他人代領,代表人則須帶同自己的身份證明文件正本以及提交下列檔:
一、登記人已簽署的於澳門金融管理局網頁內下載的授權聲明;
二、登記人的澳門居民身份證副本(該副本須由登記人簽署);
三、代表人的身份證明文件副本(該副本須由代表人簽署)。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和大西洋銀行之個別網點,將為有需要協助之長者辦理網上登記手續。若有任何查詢,可致電金管局專線:
2856 5071 / 2856 5072,
或瀏覽局方網頁:
https://www.amcm.gov.mo/zh/banknote/banknote2019。
為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0週年,兩間發鈔銀行將推出面值澳門元貳拾圓的澳門回歸祖國二十週年鈔,連同歷年已發行的四款生肖鈔,合併讓澳門居民登記兌換。網上登記期由下週四起。
每家發鈔銀行供每名澳門居民兌換的二十週年鈔為5張,即合共可登 記10張。而歷年已發行的丙申猴年、丁酉雞年、戊戌狗年及己亥豬年生 肖鈔,每家發鈔銀行暫定可兌換數量為6張,即合共數量為48張,實際 兌換數量將視乎最終登記人數或可能上調,並於登記期完結後再作公佈。
持有澳門身份證的居民可於 2019年8月1日上午9時正開始,至 2019年8月30日下午6時正的登記期內,透過澳門金融管理局的網頁 (https://www.amcm.gov.mo/zh/banknote/banknote2019),進入發鈔銀行的 聯合登記系統,進行一次性的兌換預約登記。每名澳門居民僅可登記一 次,兌換之鈔票將包含兩家發鈔銀行發行的二十週年鈔及上述四種生肖 鈔,不得分拆兌換任何鈔票類別。成功登記人士應保留相關登記確認記 錄,也可以通過網上登記系統查詢登記之確認資料。
除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及大西洋銀行這兩家發鈔銀行外,居民於登記 時可選取的兌換地點還包括中國工商銀行(澳門)、大豐銀行、華僑永亨 銀行、澳門國際銀行、澳門商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澳門分行及廣發銀行 澳門分行的指定網點。
而兌換期為 2019年10月21日至2019年12月19日,成功登記的人 士請於所選定的日期,帶同其有效的澳門居民身份證親身前往登記時所選 地址:澳門東望洋斜巷24及26號電話:(+853)2856 8288 電郵: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微信帳號、臉書專頁定的兌換地點,以現金同時兌換兩家發鈔銀行的二十週年鈔及生肖鈔。
如需委託他人代領,代表人則須帶同自己的身份證明文件正本以及提交下列檔:
一、登記人已簽署的於澳門金融管理局網頁內下載的授權聲明;
二、登記人的澳門居民身份證副本(該副本須由登記人簽署);
三、代表人的身份證明文件副本(該副本須由代表人簽署)。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和大西洋銀行之個別網點,將為有需要協助之長者 辦理網上登記手續。
若有任何查詢,可致電金管局專線:2856 5071 / 2856 5072,
或瀏覽局方網頁:
https://www.amcm.gov.mo/zh/banknote/banknote2019。
澳門金融管理局
2019 年 7 月 22 日
文章轉載自錢幣收藏
紫荊花開22周年,跟著錢幣看香港
22年前
1997年7月1日
0時0分0秒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在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緩緩升起
億萬中國人熱淚盈眶
慶祝香港終於回到祖國
22年過去
香港的繁榮與美好,全世界有目共睹
22年過去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力增強,世人讚歎
二十二年
時光荏苒
二十二年
歲月變遷
有人說
一個國家的錢幣
銘刻著國家的歷史
那個特殊時代的經典
讓時光在一瞬間定格
記錄下了一代人對香港回歸的特殊記憶
香港回歸22年
今天小印就給您講述
中國印鈔造幣與香港多年的不解之緣
緣起1992年
設計中國銀行(香港)港元紙幣
1992年7月,中國銀行正式向香港政府提出發鈔申請;1992年11月,受中國銀行委託,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承擔了中國銀行港幣設計任務;1994年-2018年,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發行的四套港元紙幣均為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設計。
1994年發行的中國銀行港元紙幣,正面以中國銀行大廈、中國銀行行徽及花卉為主題,背面是香港風貌的大幅構圖。
2003年發行的中國銀行(香港)港元紙幣,該套鈔票是香港中銀集團在2001年10月1日完成重組合併和更名後,首次以新的行名,即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發行港鈔。
2010年發行的中國銀行(香港)港元紙幣,正面仍然以中國銀行大廈、紫荊花為主景,背面主景則是香港的自然景觀。鈔票設計以具代表性的香港郊外風景為主題,展示香港同時具備先進的城市建設也有純樸的自然景觀,兩者相互交融,構成了香港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圖 | 香港金融管理局)
2018年7月24日,香港金管局及三家發鈔行(渣打、匯豐、中銀(香港))公佈,將陸續推出2018版香港新鈔票系列。
這次2018版新港鈔,三家發鈔銀行首次採用垂直設計、並統一了同面額鈔票背面的設計主題,分別描繪了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1000港元)、景觀壯麗的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500港元)、傳承藝術文化的粵劇(100港元)、在本港棲息的蝴蝶(50港元),以及深受市民喜愛的點心和飲茶文化(20港元),展示香港的國際大都會生活節奏、餘暇消遣、豐富的大自然和文化遺產。
2018新系列1000港元鈔票已於2018年12月12日推出市面流通。
作為世界級都會,香港的成功關鍵之一在於結合了多元智慧。1,000元新鈔以兩個人頭側影為主圖案,大腦裏面的數字0、1和地球,正好表達出香港人憑著智慧和全球視野,才可以讓香港在國際舞臺及金融市場上閃閃發亮。
500港元鈔票已於2019年1月23日推出市面流通。
香港有世界級的景點:有沒有去過西貢的六角形岩柱群?這個是世界級地質奇景,歷經億萬年的演變,展現了大自然堅韌的生命力,亦都象徵香港人堅毅不屈的精神。放假時可以約家人朋友去看一下,不過記得要保護環境呀!
2018新系列的其餘3款面額,即100港元、50港元及20港元鈔票的流通時間,金管局表示將介於2019年中至2020年初,金管局會在新鈔流通前公佈確定的發行日期。
以戲曲花旦為主景的100元新鈔,描繪了花旦的嬌俏妝容同神態,她的頭飾、服飾以至牡丹紙扇,每個細節都一絲不苟,突顯出這個傳統文化的精髓部分。粵劇真是好值得大家欣賞呀!
大家知不知道香港有幾多個蝴蝶品種?原來我們有超過200個蝴蝶品種呀!這次50元新鈔就以香港稀有的寬頻青鳳蝶為主角。又考考你啦,鳳蝶最喜歡什麼花呢?是馬纓丹!我們要一起支持生態保育呀!
飲杯茶,食個包?20元新鈔設計就懂得港式飲茶文化,以茶葉襯托,配上茶壺、茶杯同多款點心,看見就立即想約家裏人去飲茶,共用天倫!
緣續1995年
發行多套紀念幣
1995年-1998年,中國人民銀行共發行了四套貴金屬紀念幣和一套普通紀念幣來紀念香港回歸。
1995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香港回歸祖國金銀紀念幣(第1組)一套3枚,其中金幣2枚,銀幣1枚。
1996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香港回歸祖國金銀紀念幣(第2組)一套3枚,其中金幣2枚,銀幣1枚。
1997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香港回歸祖國金銀紀念幣(第3組)一套4枚,其中金幣2枚,銀幣2枚(圖案規格均相同,1枚為普制幣,1枚為精製幣)。
精製
普制
1997年7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銅合金雙色鑲嵌普通紀念幣一套2枚。這是中國普通紀念幣發行史上第一套雙色紀念幣。
1998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中國香港新貌紀念銀幣,該套幣由四枚長方形2盎司銀幣組成。
香港會展中心
香港天壇大佛
香港青馬大橋
香港九龍海景
緣定1997年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入股香港印鈔有限公司
圖片及文字來自香港印鈔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緣深2017年
中銀香港發行百年華誕紀念鈔
2017年9月25日,中銀香港百年華誕紀念鈔票發行儀式在香港隆重舉行。該紀念鈔是為慶祝和紀念中國銀行在香港服務100周年而推出的,發行量500萬,每張面值100元港幣。
圖片來源:中國銀行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全程參與了該紀念鈔的設計、開發, 並首次實現了全產業鏈印製材料供應,實現歷史性突破。
二十二年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緩緩升起
二十二年前
你終於回家了!
文章轉載自中國印鈔造幣
中國長城硬幣投資有限公司黃毅總經理一行考察台灣大洋金幣
3月28日,中國長城硬幣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毅一行參訪考察團隊抵達台北,開始對中國金幣台灣經銷商——台灣大洋金幣有限公司在台灣的合作機構,中國金幣產品分銷通路、店面經營、線上銷售、推廣宣傳以及運作管理等工作情況進行考察指導。
28日下午,黃總經理一行在大洋金幣總經理畢海先生,台灣前領導人馬英九國策顧問、大洋金幣顧問黃肇松先生等的陪同下參訪了台灣中央造幣廠,並與廠長周盛商等四位代表會談,瞭解台灣貴金屬紀念幣的發行、生產及推廣相關事宜,並參觀了台灣錢幣歷史及文獻博物館。其後,考察團及陪同人員與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名譽主席蔡辰威,台灣前金管會主任委員曾銘宗,《中國時報》發行人黃清龍,台灣中央印製廠主任秘書及台新銀行代表等共同舉行餐會。會上各界人士向黃毅總經理介紹了大洋金幣與各界合作,在台通過各種渠道打響中國金幣品牌的事跡。
長城硬幣投資有限公司考察團及大洋金幣代表與台灣中央造幣廠代表合影
長城公司黃毅總經理(左4),大洋金幣畢海總經理(左3),台灣中央造幣廠周盛商廠長(右4),大洋金幣黃肇松顧問(右3)
長城硬幣投資有限公司考察團及大洋金幣代表與多年支持中國金幣在台發展的各界人士代表合影
中國金幣產品自2006年以熱門話題2008北京奧運金銀紀念幣為契機,由大洋金幣正式引入台灣。之後通過大洋金幣與台灣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的良好合作,中國金幣的影響力隨著各類體育活動的舉辦在台灣擴散開來。此後,經大洋金幣長達8年的努力申請,台灣金管會於2014年3月宣佈准許台灣各銀行金融系統銷售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號國徽、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金銀幣,開創了中國金銀幣在台由民間營銷渠道提升到官方營銷通道的高層次營銷模式。自此,台新銀行與第一銀行全台灣各100多間分行,及中華郵政全台1300多間分局同時開展了中國金銀紀念幣的銷售業務。在品牌宣傳方面,大洋金幣一直藉助全台各類媒體不遺餘力地進行推廣。其中中國時報集團旗下各媒體長期刊載中國金幣發行報道,普及中國金銀幣的文化收藏知識,對中國金幣品牌在台灣發展壯大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會談過程中雙方在今後推動兩岸文化,尤其是錢幣文化交流方面交換了意見。黃總經理對台灣各界長期以來對中國金幣品牌在台灣的發展給予的支持表示讚賞和欽佩。各界來賓也對長城公司指導大洋金幣對台灣體育事業、金融發展和兩岸文化交流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
3月29日上午,黃總經理一行正式參訪考察了大洋金幣位於台北中山北路三段9號的旗艦店門市及公司,並聽取台灣大洋金幣總經理畢海先生及門市工作人員對旗艦店地段優勢、店內外品牌文化推廣、店內中國金幣產品展示、網絡推廣與銷售等方面的介紹。在聽取了畢海先生、顧問黃肇松先生、副總經理周鈺岑女士關於大洋金幣經營管理、市場涵養、推廣成果和未來目標規劃的報告後,黃總經理給予了相應的工作指導意見。
黃毅總經理一行到訪台灣大洋金幣旗艦店門市
台灣大洋金幣畢海總經理向長城公司考察團介紹旗艦店門市的中國金幣產品展示情況
台灣大洋金幣畢海總經理向長城公司黃毅總經理介紹大洋金幣的網絡營銷系統
台灣大洋金幣畢海總經理向黃毅總經理一行做工作報告
黃毅總經理一行與台灣大洋金幣全體員工合影
考察中黃總經理對台灣大洋金幣富有創意和文化內涵的店面軟硬件,線上線下結合的銷售策略,各部門工作人員熱情嚴謹的業務素質,以及高效有序的經營管理等方面發揮中國金幣台灣經銷商的海外品牌窗口作用的表現,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29日下午,黃總經理一行分重點考察了與大洋金幣進行合作的主要代銷機構代表——台新銀行、第一銀行以及中華郵政的部分網點,總結了中國金幣產品在台灣的代銷分銷情況,並於30日和4月1日連續走訪考察了台北市南京西路錢幣郵票市場及台北市、高雄市的多間錢幣郵票社。黃總經理簡要評估了錢幣行業在台灣的發展現狀,認為在文化互通和兩岸交流越發密切的當下,台灣地區的中國金銀幣市場擁有極大的潛力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基於此,黃總經理對中國金幣在台灣的市場發展寄予厚望,他勉勵台灣大洋金幣再接再厲,抓住機遇,在中國金幣文化的傳承、中國金幣品牌的宣揚以及對台灣錢幣市場的引領和培育、中國金幣產品的銷售上取得更好的成績。
長城公司黃毅總經理在大洋金幣畢海總經理陪同下考察第一銀行的中國金幣產品代銷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