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張1美元紙幣整體印刷的產生,標誌著半個多世紀之後,美國流通貨幣印刷規制上的革新——自1957年以來,1美元32張整體印刷曾是最大規制和標準。
1美元50連體鈔的與眾不同之處
1美元50連體鈔與過去1美元32連體鈔,不僅在包含的1美元紙幣數量上增加和整張尺寸上擴大,而且每一枚紙幣上的坐標「編碼」在印刷上也較之前的版本有所改變。這些坐標「編碼」有助於資深的收藏家定位一枚單獨經過裁剪的美元紙幣在印刷後還是整板未裁切狀態時的精確位置。這個「編碼」的存在也是讓沒有收藏經驗的人對專家能夠準確判斷紙幣印刷時原先位置而感到驚奇的小秘密。
如下圖箭頭所指即美元紙幣的坐標「編碼」:
※1美元32連體鈔,及在過去使用32張為一個整體印刷出來的1美元紙幣,在縱8行橫4列的整體上設置有一個縱向由字母A至H,橫向由數字1至4組成的小型象限系統。其中的每一枚紙幣印有的如「A1」、「D2」等的坐標「編碼」,即指示了它在連體鈔中的位置。如下圖所示:
32-Subject Sheet(32連體) · 4 Columns · 8 Rows · Note-Position Identifier Range = A1 - H4 |
|
(注:現在美國印鈔局部分設施仍在使用32張為一整體的印鈔設備,但1美元32連體鈔現已停止發行)
※1美元50連體鈔,及在現在使用50張為一個整體印刷出來的1美元紙幣的坐標「編碼」則是縱向由字母A至J,橫向由數字1至5組成。如下圖所示:
50-Subject Sheet(50連體) · 5 Columns · 10 Rows · Note-Position Identifier Range = A1 - J5 |
|
從32連體到50連體,二者在每一枚1美元紙幣上的坐標「編碼」印刷的字體樣式是不同的:過去的32連體制的美元紙幣,坐標「編碼」中的數字大小只有字母的一半;而從50連體開始,數字和字母都是相同的字體大小,其坐標「編碼」的整體高度為32連體坐標「編碼」中字母高度的四分之三。如下圖所示:
50-Subject $1 Note |
Q: 如何分辨32連體中的1美元紙幣與50連體中的1美元紙幣? A: 不同之處就在於坐標「編碼」的字號尺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