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中國澳門自2019年10月22日起發行回歸紀念鈔。
該鈔紀念意義重大,設計風格穩重、圖案精美,防偽技術先進,成為頗為關注的收藏品。為方便大家正確認識該鈔防偽特點,快速識別其真偽,本文對該鈔防偽技術做簡要說明和辨析。
一、紀念鈔發行背景
今年3月28日,澳門特區政府建議發行以回歸祖國為主題的鈔票,以增加喜慶氛圍。並由澳門特區行政會討論《發行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的澳門元貳拾圓紙幣》行政法規草案。於4月1日,正式通過特區2019年第9號行政法律。責成中國銀行和大西洋銀行共同發行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的澳門貳拾元紙幣,發行限額為各500萬張,即500萬對,共1000萬張
3月28號公佈的中行版紀念鈔的設計圖稿
鈔票正面為1999年澳門回歸時,中央政府贈送澳門特區的禮物——“盛世蓮花”雕塑為主景,雕塑旁為各自的發鈔行大樓。據新華社報導,此設計是為體現發鈔銀行與澳門特區共同成長願景,從票面正面左至右側的輔景為澳門海岸的全景;鈔票背面以“港珠澳大橋”的“中國結”塔橋為主景,象徵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融合和對接及互聯互通。對於紀念鈔的政治文化內涵,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表示,紀念鈔充分體現出澳門特區是背靠祖國,並在祖國大力支持下,取得二十年來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
二、主要防偽技術
當前高清印表機、膠印設備普及,導致偽造者製作的複印假鈔、機制假鈔做工水品也在提升。為了應對這一問題,現行貨幣防偽除使用傳統的凹印、浮水印、安全線或者塑膠基材、複合基材作為防偽手段,更注重利用光衍射原理標識的配合使用,以利於受眾直觀、快速辨識,確保鈔券防偽效能保持高端水準。如,世界上最早使用光彩光變油墨的中國奧運鈔、哈薩克斯坦紙幣,開啟了世界貨幣使用此類油墨的先河,十多年來未見該油墨被成功偽造。澳門特區成立20周年紀念鈔從設計風格來看,應屬於我國自行生產製造,其紙幣成品的防偽元素、印製模式與第五套人民幣2019年版工藝有一致性,又有諸多創新特點。
1、凹版印刷。該紀念鈔均為正背面凹版印刷。體現了印鈔的工藝美,我們熟知的英鎊、歐元僅為單面凹印。正面主景蓮花圖,採用接色凹印。機雕蓮花瓣的線條以左右為斜線,中部為橫曲線設計,高光部分還原了雕塑的金屬質感。背景襯托元素,來自於類似暗花工藝的縮微連續式紋樣圖案,整體構成為澳門海岸全景圖。其他的如票面銀行大樓、鈔券名稱、文字,也均為凹印,觸摸有凸起手感。值得一提的是,票面正面左下角增加了盲文標識,與我國第四套人民幣採用盲文樣式相同,這是盲文首次出現在澳門紙幣上。
2、二代光彩光變油墨運用。正面可見絲印的“20”字樣,具有明亮的光軸特徵。晃動票面,可見該數字在綠色-藍色之間變化。與2019年版人民幣50元、10元紙幣所用油墨光學特徵相同。
3、動感光變鏤空開窗安全線。該安全線位於票面正面左側。垂直票面觀察,開窗安全線呈金色,晃動鈔票觀察,安全線呈綠色。開窗處可見蓮花圖案、面額數字“20”字樣。迎光透視,可見鏤空面額數字“20”字樣。隨著觀察角度的變化,安全線亮光帶出現顏色交替、圖案動感變化。該安全線與人民幣發行70周年紀念鈔安全線具有相似性。
4、打孔技術。觀察正面票面安全線下及蓮花圖左空白處。有豎向的“20”字樣鏤空文字。該技術是首次在我國特別行政區紙幣上使用。最早見於瑞士法郎,在俄羅斯盧布1997年版紙幣上也有使用,我國奧運鈔曾在動態全息標識薄膜鏤空“29”字樣,與此次具有創新性的紙張打孔技術不同。
5、高透光蓮花浮水印及面額數字白水印。
浮水印及對印 隱形面額數字及珠光油墨 兩種無色螢光油墨
6、正背面膠印對印蓮花圖案。
7、正面珠光油墨“20”字樣。
8、有色螢光油墨底紋。在票面對印圖案,背面部分區域使用,在紫燈下有螢光反應。
9、隱形面額數字。特定角度可見,正面蓮花圖的右側有面額數字“20”字樣。
10、縮微文字印刷。在背面面額數字中使用。
11、多色接線印刷和複雜線條底紋。票面正面底紋大面積使用頗具歷史傳承意義的人民幣特種印刷——接線工藝,線紋印刷準確、美觀大方,具有良好的防機制膠印假幣的效能,是防偽鑒定層面的重要參考。此次,澳門回歸祖國紀念鈔,在接線基礎上還使用了隔色工藝,色彩漸變之中完成線條的對接。而紀念鈔的背面底紋整體是一個大蓮花造型,裝飾底紋的變化隨著蓮花的圖案邊線擴散,白線、實線紋路交織,多色套印準確,顯示了高超的設計、印製水準。
多色接線底紋
多色接線加隔色底紋
匠心獨運的背面底紋設計
最後,強調一下如何識別,我們可以使用一晃、二摸、三照的方法。一晃,轉動票面看光彩光變面額數字、動感光變鏤空開窗安全線的光感、顏色變化;二摸,觸摸紙幣凹印部位,感受印紋的凸起感;三照,用自然光看浮水印是否清晰、對印是否準確、安全線鏤空狀態是否正常,有條件用驗鈔燈看背面螢光底紋效果。
文章轉載自中國錢幣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