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硬幣的整個鑄幣工藝是為了區分假幣,因為工藝不一樣必然造成真幣與假幣在細節上的差別,因此瞭解真幣的鑄造工藝流程成是很多人入坑的第一課,現在與大家分享一下。
隨著科技的進步中國的鑄幣工藝和資訊化水準與發達國家逐步接近,在這裡就用美國的普制非金銀紀念幣鑄造工藝流程介紹一下紀念幣是如何被鑄造出來的,中國的鑄造工藝流程也應該類似。
1.用鉛筆繪製出硬幣草圖
2.用高清晰度掃描器將草圖掃描進電腦
3.將掃描的草圖放到電腦硬幣成品範本上
4.將黏土抹在一個比硬幣成品大12倍的盤上
5.用複寫紙轉印肖像(用複寫紙的原因是硬幣肖像是淺浮雕)
6.在薄薄的黏土上雕刻肖像並注意每個細節以避免偽造
7.利用黏土模製造石膏模
8.黏土模幹了以後可以用來做石膏模型
9.對石膏模型進行細節修飾精雕細琢
10.為石膏模製作3D影像
11.用精密掃描器掃描石膏模型3D影像上的每個細節
12.將掃描的3D模型輸入電腦確定石膏模型的最高點和最低點
太高和太低都不行,否則容易在硬幣壓印過程中會損壞價值數百萬美元的鑄幣設備。
13.利用數位技術及幾何原理將硬幣圖案用銑刀以高精度刻在硬幣的陽模上(這時模具上的圖案是凸出的是石膏模的12分之1大)
14.利用壓模機將陽模壓成鑄幣需要用的陰模
15.鑄幣用的陰模是向裡凹的(一個陽模可以製作出N多壓印硬幣用的陰模就是我們常說的工作模)
這是原模就可以封存了,硬幣壓印主要使用工作模。
16.按事先的金屬配方比例製作成銅板
這個配方是國家保密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假幣的材質只能接近真幣,但是無法與真幣一樣的原因,假幣材質細看還是有差別的。
17.對銅板進行反復精軋軋出需要的厚度
18.利用衝床軋出幣餅
19.對硬幣進行磨邊並製作出邊緣的凸出部分(避免硬幣在使用過程中對浮雕的過渡磨損)
20.經過精軋後幣餅變得又脆又硬不能進行壓印因此需要對幣餅進行重新加熱改變分子結構
21.重新加熱後雜質會使幣餅變黑這時需要用化學藥劑對幣餅進行清洗
22.最後一步利用鑄幣機進行壓印
23.從鑄幣機掉出的成品紀念幣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普制紀念幣從一“出生”就有磕碰劃痕的原因,我們當個寶似的,在造幣廠裡從鑄幣機裡一個一個彈出來的時候磕碰根本不算啥!
24.紀念幣的邊齒
25.對每一批幣要進行檢查大功告成
鑄幣機原理
上模以數十噸甚至上百噸的力量下壓,壓出紀念幣的正背面同時通過模圈擠出邊齒,完成後下模將紀念幣彈出。
最後說一下為什麼很多人說邊齒是鑒別真假幣的最後一道防線,實際上這麼說是非常有道理的,特別是對於老紀念幣沒有防偽暗記,這個是與邊齒的鑄幣工藝有著密切聯繫的,假幣做的再像也很難仿製出與真幣一模一樣的邊齒,當然了隨著現在防偽技術的不斷加強和更新,假幣造假難度越來越高而且越來越容易識別。
(本文來源自百度紀念幣吧)